您當前的位置 :環(huán)球傳媒網>科技 > 正文
新發(fā)現!纖維光鑷可在低功率下捕獲小至10納米直徑的納米粒子
2022-01-28 11:28:00
來源:前瞻網
光學鑷子使用光來固定三維空間中小至一個原子的微觀粒子。光學鑷子(也稱光鑷)的基本原理是光和被固定的物體之間的動量轉移。類似于水會對阻擋水流的大壩產生一個壓力,光推動并吸引著使光彎曲的物體。這種所謂的光學力可以被設計成指向空間的某一點,在那一點上的物體會受到光的壓力作用而被固定住,達到“被鉗住”的效果。因此光鑷又被稱之為光阱。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光學誘捕技術已經獲得了兩個諾貝爾獎,一個是1997年因保持和冷卻單原子而獲得的,另一個是2018年因為生物學家提供了研究單一生物大分子(如DNA和蛋白質)的工具而獲得。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龐元杰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對纖維光鑷(FOTs)很感興趣。這種基于光纖的光學捕集器通過用單根或多根光纖操縱光和粒子。纖維光鑷消除了對傳統(tǒng)的、笨重的光學附件的要求,如顯微鏡、透鏡和鏡子,同時又繼承了光纖系統(tǒng)的靈活性和穩(wěn)健性。然而,使用FOTs誘捕10納米直徑的納米顆粒(NPs)仍然具有挑戰(zhàn)性。在這項研究中,龐元杰研究組建立了一個同軸波導模型,它在光學系統(tǒng)中工作,并支持橫向電磁(TEM)模式來誘捕NP。波導前端的單個NPs打破了TEM-like引導模式的對稱性,導致遠場的高傳輸效率,從而強烈地改變了光動量并誘發(fā)了對粒子的大規(guī)模反向作用。
研究人員通過有限差分時域(FDTD)模擬證明,這種FOT允許在低功率下捕獲單個10納米直徑的NPs。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huán)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huán)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huán)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huán)球傳媒網",并保留"環(huán)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銀華中證港股通醫(yī)藥衛(wèi)生綜合ETF基金06月13日下跌3.82%
- 廣發(fā)恒生科技ETF(QDII)凈值下跌4.48% 場內價格溢價率為0.65%
- “化石獵人”發(fā)現歐洲最大掠食性恐龍 長度超過10米!
- 《花木蘭》口碑撲街兩年之后的新作 《夢華錄》表現如何?
- 搶車廠的靈魂?CarPlay已經不僅僅是一個APP
- 觀影總人次156.4萬 六一檔電影總票房破5000萬
- “多編劇時代”來了 對劇本而言是好事嗎?
- 《花兒與少年》時隔五年回歸 第四季節(jié)目官宣定檔
- 經紀人員不得發(fā)布或者雇傭營銷號發(fā)布引發(fā)粉絲互撕
- 拿回商標權?魚丁糸回應:一無所悉已請律師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