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sexvideos性少妇欧美,httpwww色午夜com日本,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欧美贵妇videos办公室,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您當前的位置 :環(huán)球傳媒網>新聞 > 經濟 > 正文
中小企農民工老齡化調查:廠里難覓90后身影
2020-07-30 10:44:3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

從農民工的年齡結構來看,2008年50歲以上農民工占比為11.4%,到2019年這一比例提升超過一倍,達到24.6%。而且這一數據自2013年以來,以每年以1-2個百分點的速度快速提升。

今年52歲的韋軍(化名),在新冠肺炎疫情獲得有效控制之后,再度選擇前往廣東打工。

“在廣西農村,我有蓋房子的手藝,如果被人請過去干活,一天也有300元,但就是不穩(wěn)定。”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是打工的收入比較穩(wěn)定,而且也不難在工廠中找到工作。

像韋軍一樣,有越來越多年齡偏大的農民工活躍在工廠尤其是中小型工廠之中。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農民工監(jiān)測調查報告顯示,50歲以上農民工在農民工整體占比中快速提升,在2017年首度超過20%之后,2019年達到24.6%。

“在五六年前,我們廠里的工人平均年齡正常不會超過30歲,現在基本平均年齡都在40歲到45歲之間。”廣州加蓓恒輝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俊欽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現在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盤和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就業(yè)偏好,和進入工廠相比,90后更為偏好進入服務業(yè)就業(yè),加上中國進入經濟結構轉型期,也使他們獲得更多進入服務業(yè)的機會。

廠里難覓90后身影

對于韋軍來說,他數年前在珠三角工廠中找工作都不如最近兩年容易,因為之前中小工廠的經理們更偏好年輕力壯的工人。但是,現在這些工廠經理們已經沒得選了。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最新一期農民工報告,從農民工的年齡結構來看,2008年50歲以上農民工占比為11.4%,到2019年提升超過一倍,達到24.6%。而且這一數據自2013年以來,以每年1-2個百分點的速度快速提升。

從2008年到2019年,31歲到40歲的農民工占比較為穩(wěn)定,基本在22%-26%之間,其中2019年占比25.5%。41歲到50歲的農民工,在2011年之后從占比不足20%提升到24%以上,之后多年都保持在24%到27%之間,2019年為24.8%。

與此同時,16-20歲農民工的占比從2008年的10.7%大幅下降到2019年的2%,21-30歲的農民工占比則從2008年-2010年的35%以上,下降到2019年的23.1%。本應該是農民工主力軍的21-30歲的青年人,在農民工群體中的占比卻被50歲以上年齡段超過了。

21-30歲的青年人是90后一代,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他們在農民工中的占比已經回落超過12個百分點。

制造業(yè)是農民工從業(yè)人員持續(xù)減少的行業(yè),2017年-2019年,所有農民工在制造業(yè)中的占比,比前一年分別下降0.6個百分點、2個百分點和0.5個百分點。

90后不愿意進入工廠,這使中小工廠主們更難招聘到年青力壯的農民工勞動力,他們在招工的時候發(fā)現,目前呈現出的局面是薪資成本不斷提升,農民工年齡不斷加大的雙重難題。

陳俊欽表示,他們工廠有70%的農民工,目前員工每個月拿到手大概是4000元,加上社保、伙食和住宿,加起來大約還要為每一名工人再支付2000元成本。

“目前,生產企業(yè)普遍出現生產工人平均年齡增長的局面?,F在年輕人擇業(yè)機會更多,不愿意進工廠。相比之下,年齡偏大的農民工,有活干就行了,相對比較穩(wěn)定。我們這種企業(yè),像做外包裝這一塊,青睞一些中年婦女。”陳俊欽說。

一位家紡行業(yè)的市場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們也出現了工人年齡提升的現象?,F在很多90、00后不愿進入工廠,而80后、70后甚至是60后還是工廠的主力軍,是支撐著市場的主要勞動力。

這位市場經理認為,未來即將出現勞動力“斷崖”的風險,需要有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目前家紡類別的人工成本大約在6000-7000元一個月,也不算低了。”

盤和林認為,出現這個情況,和人口的老齡化有關系,但是主要和不同年齡段務工人員的特征有關。第一代農民工比較吃苦耐勞,而且技能相對比較少,因此更愿意長期在制造業(yè)就業(yè)。相比來說,90后農民工吃苦耐勞的特征比較弱,更偏好服務業(yè)就業(yè)。“這不是說服務業(yè)不苦,只是和制造業(yè)那種苦不是一回事。”

制造業(yè)自動化大潮已至

從數據上看,制造業(yè)平均工資并無太大優(yōu)勢,基本與農民工平均工資持平。

2019年農民工報告顯示,當年農民工月均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加241元,增長6.5%。其中,從事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yè)農民工月均收入4667元,從事建筑業(yè)農民工月均收入4567元。相比之下,從事制造業(yè)農民工月均收入3958元。

陳俊欽指出,目前招工難主要體現在薪酬方面,生產型企業(yè)的利潤率下降,付不起比較高的工資。

但農民工平均年齡的提升,與工廠要求的提升出現了沖突。陳俊欽表示,他們企業(yè)從事食品行業(yè),目前政府對食品行業(yè)的監(jiān)管比較嚴,有新的法律法規(guī)出臺,一些年齡大的農民工無法很嚴格地按照新規(guī)范來操作。

怎么辦?自動化成為工廠的重要選擇。

陳俊欽表示,從2020年開始,工廠已經開始投入自動化生產線的建設。主要原因,首先是現在的客戶群體主要是電商群體,加上今年是以直播為主的零售模式,客戶要提供生產環(huán)節(jié)的視頻內容,自動化使企業(yè)更好宣傳。此外,人工成本也越來越高。

“其實對于我們這種加工類型的食品工廠,我們是很想轉型為自動化生產企業(yè)的,不過前期投入比較龐大,現在是自動化的比例還達不到30%。”陳俊欽表示,按照目前的自動化生產設備來算的話,至少可以直接減少50%左右的人工成本。

上述家紡企業(yè)從2017年就開始自動化改造,上述市場經理表示,自動化改造的目的主要是節(jié)約人工成本、降低人工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節(jié)約生產用料、優(yōu)化企業(yè)市場環(huán)境等。從他所了解的情況來看,中小型企業(yè)在訂單穩(wěn)定的情況下,是愿意接受一套穩(wěn)定、有效的智能化設備,一般一套設備回報率能在兩年內回本,就是值得采購引進的。

“我們計劃兩年內縮減30%的勞動力,如果一味地追求科技的力量,甚至可以替代掉50%以上勞動力,但這些所產生的利益和百姓沒有任何關系,那么這些勞動力靠什么生存?”他認為,自動化目前看是一個趨勢,但更多的行業(yè)類的操作內容是自動化無法替代的,特別是柔性家紡行業(yè)。同時自動化也需要健康良性的循環(huán)發(fā)展,一切要以人為本。

從目前來看,自動化大潮已經不可避免。但是,如何在制造業(yè)自動化的大潮下,保障農民工尤其是中老年農民工的就業(yè)?

陳俊欽認為,從他所在的企業(yè)的情況看,40歲左右的農民工對電腦和設備操作的適應性不太高。

盤和林表示,制造業(yè)進行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改造轉型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能夠降低制造業(yè)成本,增加利潤。未來,需要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yè)教育,因為制造業(yè)中比較高技術的崗位仍然缺人,如果能加強職業(yè)培訓,讓屬于結構性失業(yè)的人群獲得新技能,這些農民工未來可以轉崗。此外,地方政府也要做好托底工作。

(作者:陳潔,吳淑萍,莫甜甜 編輯:李博)

關鍵詞: 農民工 老齡化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huán)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huán)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huán)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huán)球傳媒網",并保留"環(huán)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