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描述的粒子和相互作用,僅占據了觀測宇宙能量密度的5%。大一統(tǒng)理論、弦理論以及超維理論等諸多超越標準模型的理論,預言了軸子這種暗物質的熱門候選粒子。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利用相干、關聯(lián)和糾纏等特性,可以實現對微弱能級的超靈敏測量,為暗物質搜尋提供了變革性的手段。然而,由于軸子暗物質的信號極其微弱,極易被環(huán)境噪聲和經典磁場的干擾信號所掩蓋,因此僅有少數研究團隊在這一質量范圍開展過實驗搜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研究人員巧妙地利用了兩個相距60毫米的極化原子系綜,在軸子窗口內探測軸子暗物質誘導的自旋相關相互作用。研究人員在實驗裝置中以一個原子系綜充當自旋傳感器,另一個原子系綜作為自旋源,為了提高原子系綜核自旋的極化度或者探測靈敏度,他們在原子系綜中混入堿金屬,成功實現了對原子系綜極化矢量信號高達145倍的放大,構建了一個超靈敏的軸子暗物質探測器。
然而,由于軸子暗物質信號極其微弱,經典磁場干擾可能成為高靈敏識別軸子信號的巨大挑戰(zhàn)。為了克服這一挑戰(zhàn),研究人員精心設計了磁屏蔽系統(tǒng),成功把經典磁場信號抑制了1010倍。此外,他們還采用了在引力波探測中廣泛應用的最優(yōu)濾波技術,最大限度地提高軸子暗物質信號的信噪比。盡管研究人員暫時未能發(fā)現軸子暗物質存在的直接證據,但他們仍在軸子窗口內給出了迄今為止最強的中子—中子耦合界限,創(chuàng)造了新的國際最佳紀錄。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成果不僅展示了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在暗物質探測領域的巨大潛力,也為未來的相關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凡注有"環(huán)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huán)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huán)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huán)球傳媒網",并保留"環(huán)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焦點
- 重慶北碚:鄉(xiāng)村研學火熱 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 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lián)盟2024年“氣候變化協(xié)同”高級別活動舉辦
- 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消防安全記心間 共筑生命防護線
- 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化債“及時雨”解地方“燃眉之急”
- 尉氏縣民政局開展“移風易俗 創(chuàng)新宣傳”行動
- 匯聚15幅宋代繪畫真跡 “問羽”展在浙江杭州開幕
- 成都又一批老舊小區(qū)完成改造提升 居民當起“規(guī)劃師” 微項目煥新老小區(qū)
- 新疆環(huán)塔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最后一段施工過半
- 44年新西蘭品牌Tracel萃斯進博會首秀
- 意甲“榜首之爭”:國米與那不勒斯握手言和